
內容簡介
第一章節以這三座城市我所心儀的芙烈達‧卡蘿的墨西哥、卡夫卡的布拉格和孟克的挪威,以他們的愛情為書寫核心,將他們最精彩的創作生命與愛情故事濃縮成每個片段。
第二章節是我一慣擅長的札記式書寫。
第三章節是以旅途見習生式的模式書寫這三城的旅行景點。
攝影作品也是此書的表達-視覺語言。
曾經你說,你為愛而活。
你在異鄉,不停地遊蕩、書寫與凝視,只因一直走、一直寫,可以不傷你心。
你厭惡你的軟弱。厭惡你的淚水。厭惡你的燃燒。厭惡你的期待。厭惡你的憤怒。厭惡你的依賴。厭惡你的牽掛。厭惡你無法承受的孤單。厭惡你繞了地球大半圈,故鄉的他者還在你心纏繞不休……
來到卡蘿的墨西哥,卡夫卡的布拉格,孟克的挪威,行過他們的足跡。卡蘿的烈愛,卡夫卡變形的愛,孟克蒼白如雪國的愛,一如你的苦痛。
你愛上他們與他們的國度,藉此遺忘。
這或許是你的最後一場放逐……
這些書信,
是她在生活裡不斷拋向情人的臨終之眼,
也是不斷地,自我幽微提問。
這些書信,
是她十年來對情愛懸念的總提問,
情愛沉淪至深,她已忘了怎麼說後悔。
這些書信,
是關於她飄忽的悲傷回憶,
是關於她的陳情書。
這些書信,
是綁住她難以飛翔的黃色絲帶,
是浸著關於愛與慾的死亡色澤。
這些書信,
是關於解凍的記憶,
散發腐朽腥羶潮濕,
彷如隔世的氣味。
|
鍾文音影像時期-- 二十幾歲就是兩部電影的劇照師,繁重的工作是女性少有能力跨足的領域,但她的內在仍然忘不了最愛的文學,後來棄影從文,並短暫當過美術藝文記者兩年。 習畫時期 一九九五年,前往紐約習畫,一切在異鄉艱難地從頭開始。在紐約淬鍊了自己,從最壞的生活裡看見隱藏體內的慾望黑盒子,她看見從今而後愛情在生命裡所妝點的重量與焦慮。這些點滴寫在《寫給你的日記》一書。自此確立寫作永遠都要扣問生活,扣問情愛,扣問自己。寫作不是為和大眾溝通,寫作是為了自我提問,寫作是恍如死亡的安靜水滴……靜靜地流過生命的荒原。 得獎時期 一九九七自紐約回歸。她有了個殼,沒有頭款買房子等於蠟蠋兩頭燃,既繳貸款又要度日。遂參加文學獎,從一九九七年至兩千年,連得十多個重要的文學大獎,從短篇小說、散文到旅行文學和傳記文學都涵蓋其中。 流浪時期 她不斷寫作且還長期放逐他鄉,至今旅行各國的大城市已經難以計數,她是喜歡安居的人,卻又喜歡移動。她最常被套上的符碼是:像波西米亞人、吉普賽女郎。她不僅一頭長髮外型常被誤認是屬於波西米亞品種外,還因為一向不喜歡普世裡中產階級的保守價值觀。常希望能夠有一種邊陲的眼光來回看核心,從遊走來看居所,從流亡來看無常,從無來看有。 大量創作時期 作品就是她的「半自畫像」,自我的殘缺或敗德或美好,皆在作品裡逃無可逃。 第一本長篇小說《女島紀行》到書寫家族的《昨日重現》、台北女子異鄉愛情故事的《從今而後》,再到台北南方移民故事的《在河左岸》,一路狂燒,將漫漫...MORE>> 鍾文音 作者相關著作:《百年物語1-艷歌行》、《孤獨的房間》、《美麗的苦痛》、《最美的旅程》、《愛別離》more... |